關鍵詞:數據長度,動態(tài)腦血流自動調節(jié),傳遞函數分析,有創(chuàng)動脈血壓,神經重癥監(jiān)護室;
研究背景及目的:
腦血流自動調節(jié)在保障足夠的腦灌注和降低繼發(fā)性腦損傷的風險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對神經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的患者非常重要。
盡管共識白皮書表明,使用傳遞函數分析(TFA)評估動態(tài)腦自動調節(jié)至少需要 5 分鐘的數據,但這些數據的長度是否對NICU 患者有效仍然未知,
這些患者與一般人群明顯不同。本文使用經顱多普勒超聲結合有創(chuàng)血壓進行分析,旨在研究數據長度對神經ICU患者動態(tài)腦自動調節(jié)評估的影響。
研究方法:
從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本項目選取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ICU 20例不同臨床疾病(嚴重急性腦炎、缺血性腦卒中、蛛網膜下腔出血、
腦損傷、腦血管介入手術、腦出血、顱內占位性病變和中毒性腦病)的患者進行研究。在橈動脈處放置壓力導管,連續(xù)記錄有創(chuàng)血壓,
使用深圳德力凱公司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EMS-9PB型)同時監(jiān)測雙側腦血流,持續(xù)時間為10min。
應用TFA分析,從每位患者兩側大腦半球的10分鐘記錄的第2、3、4、5、6、7、8、9和10min分別推導出所有頻帶的相位(phase)、增益(gain)
和一致性函數(coherence)。通過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研究每個半球自動調節(jié)參數的變異性。
研究結果:
總共41個記錄(82個半球)被納入研究。根據腦血流自動調節(jié)研究網絡白皮書提供的一致性臨界值,長度≥7分鐘的數據可接受率為100%。最終分析包括68個半球。
數據長度對極低頻段(VLF)相位趨勢的影響(F1.801,120.669 = 6.321, P = 0.003),在低頻段(LF)為(F1.274,85.343 = 4.290, P = 0.032)和高頻段(F1.391,93.189=3.868,P=0.039),
分別在3-7分鐘、4-7分鐘和5-8分鐘時有顯著性差異。在2-8分鐘內對VLF波段的增益(F1.927,129.134=3.215,P=0.045)和對2-10分鐘內所有頻帶的
一致性函數(VLF F2.846,190.671=90.247,P < 0.001, LF F2.515,168.492 = 55.770, P < 0.001, HF F2.411, 161.542 = 33.833, P < 0.001)都有顯著影響。
研究結論:
考慮到數據的可接受率和TFA變量(相移和增益)的變化,我們建議在神經ICU患者中記錄TFA數據至少7分鐘。
文獻來源:
Weijun Zhang, Hongji Lu, Pandeng Zhang, Xiuyun Mo, Aihua Ou, Jia Liu and Jingxin Zhong,
The Effect of Data Length on the Assessment of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with 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in Neurological ICU Patients.
Neurocrit Care (2022) 36:21–29
https://doi.org/10.1007/s12028-021-01301-5
原文請點擊 http://f.delicasz.com/Upload/2023/2/數據長度對傳遞函數法評估神經科ICU患者動態(tài)腦自動調節(jié)功能的影響-英文原版.pdf